走進濮陽公司的各個生產(chǎn)車間,映入眼簾的是一線員工們忙碌的身影,井然有序的生產(chǎn)節(jié)奏,奏起一曲機器的碰撞聲、轟鳴聲、人聲鼎沸的奮斗之歌。在這些熱火朝天穿梭在生產(chǎn)線的人群中,有這么一個奮戰(zhàn)在車間生產(chǎn)一線辛勤工作的優(yōu)秀女員工,她用執(zhí)著專注、精益求精、一絲不茍、追求卓越的工作態(tài)度,踐行著天能工匠精神。
做最好的“螺絲釘”
![](/Uploadfile/image/2021/03/qurong.jpg)
一身藍色工作服英姿颯爽,一縷盤起的秀發(fā)常年被帽子遮著,一副認真工作專注的神情神采奕奕......在天能集團濮陽公司充電車間內(nèi),曲榮正忙著指導其他同事的工作。
“老媽,今天回家吃飯嗎?”
“不了,車間還有事,晚上你們自己早點睡覺。”
這樣的對話,在曲榮工作8年以來已司空見慣,早出晚歸也成為她工作中的“標配”。白天她盡職盡責堅守工作崗位,晚上利用下班時間,不斷地研究每一道工序。“一個工序上的動作,如果我不練習上百上千次,我就不能確保它的穩(wěn)定性和準確性,不然我連睡覺都睡不踏實。”曲榮的這一“強迫癥”,不但讓她在精準操作上頗有研究,而且還“傳染”到了整個車間。工友在她的影響下,都開始不停地摳細節(jié)、找漏洞,大家都患上了“強迫癥”,整個車間在他們共同的努力下,生產(chǎn)環(huán)境干凈整潔,工序作業(yè)井井有條。
“即使做一顆螺絲釘也要做到最好,要成為不被小看的那一顆。”這是曲榮一直以來信奉的座右銘。
不待揚鞭自奮蹄
一個秉承工匠精神的人,不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、擔負什么樣的任務,都會把“不待揚鞭自奮蹄”的責任意識放在心里,曲榮便是這樣的人。
憑借著自己的勤奮努力,曲榮從一名普通的操作工,成長為充電車間的班長。這一身份的轉(zhuǎn)變,讓她深知肩上責任的重大。“我一個人做好很重要,但怎樣帶著一群人都做好,這確實是我要去學習和探索的。”如何打造一支有生機、有凝聚力的團隊,成了她時時刻刻都在思考的問題。平時趁著午休時間,她不斷請教在管理崗位有豐富經(jīng)驗的同事,晚上,她翻閱管理類書籍為自己充電。
在技能上,她帶領(lǐng)大家一起學習崗位技能知識,成為“哪里有困難就往哪里沖”的車間操作多面手;在作風上,她想辦法營造崗位間比、學、趕、幫、超的氛圍,鼓勵員工不斷進步;在文化上,她積極組織車間文化活動,建立陽光班組。如今,一提起曲榮帶領(lǐng)的團隊,公司上下都直豎大拇指。
分享“絕活兒”用心傳承
曲榮覺得,現(xiàn)在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公司的培養(yǎng),如今更應該拿學到的本領(lǐng),來為公司多做些事情。每次有新員工報到時,她總會耐心做好崗前安全操作和崗位職責培訓,為新同事打好基礎(chǔ),幫助他們快速進入角色。幾本被寫得密密麻麻的工作日志,記錄著曲榮在實踐生產(chǎn)中總結(jié)的“絕活兒”。只要有同事想看,她總是毫無保留地借給他們,她常說:“一個人的力量十分有限,只有讓更多員工掌握不同的技術(shù),形成一個個匠心團隊,才能加快企業(yè)的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的步伐。”
擇一事,終一生。作為天能工匠精神的踐行者,曲榮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事業(yè),把自己變成了無法被人小看的“螺絲釘”。
讓我們?yōu)橄袂鷺s這樣的耀眼的“螺絲釘”點贊!